小溪秘书文学>科幻小说>明末小兵 > 第四十八章 :捕奴
    第四十八章:捕奴

    第四十八章:捕奴

    崇祯九年二月,这注定是一个平静不了的年月。....

    杀胡堡秦明在赈灾中忙得不亦乐乎,定边堡这边的气氛也诡异万分,定边堡的上空更是笼罩着一股阴云。

    定边堡内,林文信,何云,阿古拉齐聚一堂。林文信在对阿古拉说些什么,阿古拉微微顿首,神色既有欣喜又有悲伤,复杂之极。良久,林文信道:“阿古拉,捕奴军准备的如何了。”

    阿古拉像汉人一样抱拳道:“部内将士已经集结完毕,就等大人一声令下,便可杀入大漠。”

    林文信颔了颔首,轻轻道:“现在是时候了。”

    阿古拉一愣,旋即大喜:“卑职领命。”

    辞别林文信的阿古拉兴匆匆的出了千户厅,穿过几条街道,出了定边堡,骑上他的健马,带着几个蒙古武士,片刻时间便来到了位于定边堡西处二十里,他的牧场。见到阿古拉归来,族内的兄弟们,纷纷上前道:“敏罕那颜,敏罕那颜可有情况?”

    敏罕那颜是蒙古人对于千夫长的称谓,公元1206年,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、建立大蒙古国后,把在战争中用于军事管理的千户制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制度化,并扩充为实施军事、政治、经济管理的国家统治体制加以运用,创立了军政合一的千户制。确立了自上而下的军事领导指挥系统。千户作为基本军事单位,自十而百,百而千,千而万,各有其长。十夫长称作牌子头,蒙古语为那儿班那颜,百户长称为札温那颜,千户长称为敏罕那颜,万户长称为土绵那颜.有的在十夫长与百户长之间设五十户长,称为塔宾那颜.蒙古大汗亲征,宗王、万户长,千户长等听从大汗的直接指挥。若分军行动,则由大汗指定一名蒙古宗王或万户长、千户长作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。受命指挥军队作战的人,有权节制其他参战军官

    阿古拉神色肃然,冷喝一声,“吹号,集结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半个时辰后,一支由蒙人组织的千人队伍,秘密开出凉城,向察哈尔进发。他们绕过岱海,跨过卓资山。最后来到原察哈尔境内。

    他们就是以阿古拉为首的蒙古人,奉命前来捕捉蒙古人的阿古拉一行。

    不错,是捕捉。

    这就是秦明在离开定边堡后,留给林文信,阿古拉的独特命令。其意是要混乱蒙古,让蒙古各部目不应暇,无法攻击杀胡,定边等堡。

    捕奴大军一路北上,终于在官山卫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这官山卫一看名字就知道,是一个卫所的名字,它是明朝初时在此处设立的一个卫所。

    明朝初年,多次对蒙古用兵,并在与蒙古边境一带设置四十余个卫所防卫,包括东胜卫、云川卫、官山卫、全宁卫、老哈河卫等,都是明朝边防重地。其走向大致为阴山-大青山南麓-西拉木伦河一线。15世纪后,由于天气转寒,农耕不济,加上边塞军队被燕王抽调参与靖难之战。因此边境略有南移。永乐期间明成祖多次北伐,形势一度改观。但在明朝中期以后,随着蒙古的再次强大,明边再次南迁。并修建长城以防御蒙古,在长城沿线设置九边(辽东、蓟州、宣府、大同、延绥、宁夏、甘肃、太原、固原)重镇加强防御。长城也成为明朝中后期的北边,同时也是农耕区与游牧区的界线。

    一千蒙古兵,神情剽悍,个个或手持长枪,或持斧,或持刀。身披铁甲,他们身上的皮甲,皆是出自杀胡堡的能工巧匠之手,盔甲以皮革为主,兼用铁片和铁条制成,分为人甲与马甲两种。人甲有“柳叶甲”。马甲一般由5块甲片联成,护住马匹的前胸、后臀、两侧及额头。鞍具盔甲为减轻马匹负担,阿古拉的蒙古兵鞍具都很轻巧。“其鞍留轻简,以便弛骋,重不盈七、八斤。鞍之雁翅,前竖而后乎,故折旋而膊不伤。蹬圆,故足中立而不偏。底阔,故靴易入。缀蹬之革,手揉而不硝,灌以羊脂,故受雨而不断烂;阔才瑜一寸,长不逮四聪,故立马转身至顺。

    草原蓝天白云、绿草如茵,野花点点、毡包座座,牛羊片片、牧歌悠扬、奶香飘香……阿古拉率先勒住马匹,神情怅然,而后缓缓张开双臂,如同游子回家一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