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溪秘书文学>修真小说>俘获美人心 > 第171章 都是除雪惹的祸7
    司礼监提督太监,东厂厂主,赖水强自杀的消息如长了翅膀,到第二日清早的时候,便已传遍了京师所有角落。

    几乎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震惊了一把,赖水强虽然是太监,但他身为东厂厂主,素来以办事稳重干练,老谋深算而出名,待人也都还客气,极少得罪人,朝中文武百官与他有私交的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大家伙都知道,他自杀的原因肯定与小春子之死有关,但用屁股想想也能明白一事,那就是赖水强绝不可能动手去杀一个小太监……就算牵扯到他,凭他以往的功劳和办事能力,皇上肯定会网开一面,最多“党内”警告处分,或是点名批评哈子,却是谁也想不到,赖水强竟是为此自杀了!

    难道还有别的原因?

    而今日早朝的击鼓,仿似比往日早,也急,消息灵通的,都猜想,赖水强临时前写了一份遗书,除了那什么西门大人看过,没人知道写了啥,莫非宫里急急召文武百官上朝,跟遗书有关?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?

    这么一想,很多人心里便有点惴惴的,尤其是往日与赖水强有隙怨的官员,很是担心他临死前黑自己一把,拉个垫背的。

    不过,作为内阁首辅的周延儒却丝毫不担心,自己作为文武百官之首,虽然与太监之王赖水强不属于同一阵营,也有利益纠葛,但一贯井水不犯河水。并且,知道他是周皇后的奴才,很多事都让着他,双方已“和睦”相处了好几年。

    当然,对于赖水强的自杀,周延儒心里还是高兴的,思量着,自己当助刘锦一臂之力,让他登上提督太监的宝座,这样的话,自己的权势将更进一步。

    他神情严肃,一脸沉重地样子自午门入宫,却是一路思考着该如何跟老朱进言,等到了正殿时,文武百官已到了七八十人,都是朝廷方方面面的大佬。

    虽然人来了不少,但殿内一片寂静,连根针掉地下都能听到,大家伙看到他进来,原本紧绷的脸稍稍松弛,纷纷点头示意打招呼。

    周延儒很是矜持地朝大伙儿微微点头,径直走到左排文官的最前列,却是看到西门大官人一身簇新的武官官服,很是醒目地站在对面武官的最前面,不由得一愣,眼中闪过一丝诧异,看了一眼站在西门町下手的林木森,这丫也太不懂规矩了,虽然你受皇上恩宠,但不过是个二品官阶,这朝中一品武官好几个呢,啥时候能轮到你站在前面?简直是目无王法,扰乱朝纲!

    他这么想着,眼睛便向丹陛上的朱由检看去,却是看老朱一脸阴沉,眼睛微闭着斜靠在龙椅上,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
    既然皇上都不介意,周延儒暗自一撇嘴,也只当没看见。却是眼含不满再看西门町时,被西门大官人冷冷的眼神一刺,让他心里没来由地一慌:难道说……遗书跟老夫有关?!

    这个时候,一脸木然站在朱由检身后的王承恩,貌似看到周延儒到了,便轻轻俯身过去,在朱由检耳边低语了一句。

    朱由检慢慢睁开眼睛,扫视了一遍丹陛下的群臣,目光最后落在了周延儒身上,正当周延儒感觉有些不自在的时候,却是淡淡吐出两个字:“念吧。”

    只有西门町知道,王承恩手中打开的奏书乃赖水强的遗书,只听他朗声念道:“蒙圣上不弃,老奴忝为司礼监提督,更领东厂,却是不能为圣上肃清朝野,匡我大明臻于隆汉,反倒利欲熏心,通敌叛国,万死不足以谢罪。今事已败露,无常迫命,唯有一死,却衔恨无涯……呜呼!人之将死,其言也真,老奴有不得不言于上者,当坦陈之:小春子虽是汉人,但年幼便被英扎吉收养,心早属蛮清,他进宫为奴,实是包藏祸心。老奴本不知,乃内阁首辅周大人牵线搭桥让老奴与满贼英扎吉结交后方知,这也让老奴明白,当日周大人为何许以重金,让老奴将小春子安排到端本宫,伺候太子殿下,当是择机不利于太子殿下也……老奴贪图钱财,此后便跟随周大人,一起成了满贼英扎吉的奴才。前时英扎吉请镖所押我大明军防图,便是周大人与老奴密绘,所幸天佑大明,天佑圣上,让军防图没能落入蛮清之手。事败后,英扎吉潜藏金陵华阳县,此地有蛮清一秘密据点,而老奴和周大人亦惶惶不可终日,深恐被圣上所察,这小春子便成了周大人和老奴眼中的肉中刺,非除之方心安。恰遇宫中刺客之乱,为求生计,便擒之灭口……以上所言句句是实,如有半句不真,老奴死后将永世不得超生,请陛下察之……”

    王承恩缓缓念来,顿时百官骇然。

    周延儒早已无法淡定,是越听越心惊,越听心越凉,还没等王承恩念完,便两股战战,扑通一声,五体投地匐倒,口中直呼:“陛下明察——臣冤枉啊——微臣绝无私通满贼……”

    朱由检已从御椅上站起来,看着周延儒体似筛糠的样子,与他往日清高的形象大相径庭,再想起杨嗣昌曾经打得小报告,脸色是越发的阴沉,沉声喝道:“来人——赐周大人薄酒一杯!”

    当今天下,除了谭孝旺,没人知道,也没人相信,平日井水不犯河水的临死前会诬陷,还是将周延儒置于死地的那种诬陷。加上这遗书言之凿凿,真真假假,可信度绝对高于赖水强这一辈子说过的任何话。

    不要说朱由检,连西门町也深信不疑,心里还对怀疑周皇后而产生了一丝愧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