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溪秘书文学>科幻小说>重生之文化帝国 > 965.汇聚目光所在
    象牙塔对于很多人来说,几乎就是青春,阳光,白衣,是华夏最早引入学分绩点系统的学校,当然,彼此间也有些细微的不同,不过一个共同点就是学生的成绩不再单单只看期末考试。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了学生的学习能力。而光华管理学院这边,更是在和世界主流的高等教育gpa制度挂钩以后,还加上了社会实践的评分,让最终的绩点成绩,更大程度上和专业需求结合起来。因此在学院里面。无论教师还是学生,都以自己学院这一套学分绩点评分系统自豪,认为一个毕业成绩3.7以上的学生,远超其他学校同专业90分以上的看法,是大有人在。

    而姜喃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年度学分绩点评价太低,一些校方安排的社会实践内容。就必须要认真对待。

    当然,眼下找上那个系团委书记,把情况说清楚,想必那位老师虽然也不太可能还刻意为难一个学生,然而姜喃的骄傲,却只有她自己才知道。对方这种故意找茬折辱的做法。反倒激发了她的傲气。之前她是打算直接递交退出学生会的报道,不过此时此刻却改变了主意,决定就算是要退出学生会,也要等这一次活动结束以后再说。

    “怎么,想好了?我就知道姜学妹肯定不会临阵退缩的,再说了,你把这个任务看成是去外面勤工俭学不就好了吗?现在大学生勤工俭学又不算什么。好多人还想抢着去做呢。”看到姜喃回转过来,吴佩心里也愈发得意,脸上绽开了花朵般笑了两声,才趾高气昂地离开,后面跟过来的那个学生会副部长,看了看姜喃,欲言又止的模样,不过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杨一和陈达惠在魔都和越州录制完了节目以后,又一道北上京城,除了央视的东方之子录制外。京大光华管理学院那边,也在“新学期”伊始,组织了一个企业家校友年会的活动,这个峰会上既有他们这些博学班的学院,也有光华管理学院历届毕业生。已经在社会上闯出了一番成绩的人。

    不过在男生看来,这个参与者甚众的峰会,怎么看都有些“黄埔毕业生”和“地方收编军阀”联谊的味道,当然,他们这些博学班的学员,自然就是被收编的“地方军阀”了。

    “你是要去京大那边对嘛?现在就过去,还是先和我到央视大楼那边认认门路,回头再过来?”好几天的相处下来,陈达惠已经把杨一看成了自己志同道合的“知己”,所以私底下说话的时候,也格外的随意随性,下了飞机以后,甚至还有些不舍离别的情绪。

    看着对方很是恳切的脸色,重生男心忖明明是正常的说事儿,怎么自己就老是往不正常的方向去想呢?后世那些“腐文化”的杀伤力果然不是盖的,连自己这种坚定的异性恋都免不了受了影响。使劲摇摇脑袋,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都甩出大脑以后,男生正要说话,冷不丁旁边一个摄像师凑了过来,笑着在陈达惠耳边说了两句。

    “灯下黑,真的就是灯下黑!我怎么就没想到呢?”

    听完后者的提议后,陈达惠也没顾得上周围人来人往的客流,攥拳狠狠捶了下自己另一只手后,就满眼放光地看向杨一:“老马跟我提议,说是你既然去参加京大的企业家聚会,干脆我们也跟过去取两个景,到时候节目里面肯定用得上,小一你觉得呢?如果不反对,就赶紧帮我们联系一下,看看方不方便。”

    这还能不方便吗?想必光华管理学院那边,听说这个请求以后,也是相当乐意的,毕竟这也算是变相地帮助京大和光华管理学院做宣传嘛。

    不过就男生自己而言,他对于参加这种活动倒是不太反感,因为能够发掘不少有用的人脉关系,说不定还能招揽一些人才,但那都是基于一个前提——低调做事。如果央视栏目组也跟了过去,到时候又要演变成什么样的场面,就是他无法预计的了。

    算了,高调就高调吧,只当是帮助阳一文化做宣传了,再说都是要上东方之子的人了,还在乎一个校际的活动?

    想到这里,男生也干脆掏出电话,联系上了博学班的负责人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京大的活动在一天之后,趁着中间还有一天空档,杨一在央视那边也录制完了节目。马上即将播出的这一期东方之子。只等把光华管理学院校友会的节目取景拿回来以后,就能完成最后的后期制作。

    所以在前往京大的路上,陈达惠的兴奋劲一直都没消减下来,全程兴致勃勃。这厮倒并非因为能够参与这种活动,更大规模更高档次的聚会。他都参加过不少,现在的这种心情,全然是因为碰上了杨一这个“同志”,而且他自己还能为推动阳一文化的发展而出力。

    到达会场的时候,光华管理学院经济研究中心留下,已经停了不少车辆。说是水泄不通有点夸张,但驾车的司机也的确是费了不少劲,才找到了一个停车的位置。

    从车里下来的时候,杨一还没有怎么样,倒是陈达惠先一步错愕了一下,手扶着车门一个明显的愣神。男生有些不解地用目光询问。才看到门口居然还守着好些记者,正在忙着拍照,这才知道后者是意外于在这边也看到了自己的同行。

    “还有记者采访?看样子你们央视也不是什么都抢在最前面嘛?”杨一忍不住吐槽了一句,不过随即就知道自己弄了个乌龙——因为其中最大一拨人马,无论是手上话筒还是摄影师扛着的摄像机,上面标志都说明了他们的身份,中央台记者。